> 资讯 > 一线 > 树立正确金融价值观,从重视个人“经济身份证”开始

树立正确金融价值观,从重视个人“经济身份证”开始

来源:网络 时间:2021-09-18 18:02:35 编辑:张雨晴 手机版

  奔驰金融星课堂之“个人征信”

  2021年9月,为切实提升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营造清朗金融网络环境,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联合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弘扬金融正能量。今年,奔驰金融星课堂再度开讲,帮助消费者认识金融,了解金融,提高金融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征信体系日益完善。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个人征信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个人征信报告作为消费者在享受各类金融服务时必不可少的“经济身份证”,几乎已经渗透到各大经济金融活动中,包括移动支付、贷款购房购车、招聘求职、申请信用卡、房屋租赁、享受政府福利等。可以说,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如今良好的个人征信成为各个交易场景的“通行证”,消费者需要正确及时地了解个人征信情况,关注与之相关的金融知识。

  什么是个人征信?

  个人征信系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建立的,定期搜集信用信息、建立信用档案的信息数据库,个人信用状况将被记录到“经济身份证”——征信报告上,成为与个人长期相伴的档案。如有逾期还贷或有其他违反合同规定的行为,那么“经济身份证”将被抹上灰色的一笔,今后一段时间内申请贷款就可能面临更加审慎的目光。

  什么是个人征信报告?

  个人征信报告中记录了个人的信用信息,当金融机构进行贷款审核时,在取得消费者授权后,可以查询其信用报告,以及进行重点问题核实。例如,办理个人房贷时,银行需要查看征信报告,根据个人的信用状况评判贷款金额。

  个人征信报告包括如下信息:

  信用类信息:这是征信报告的核心,也是金融机构查询征信报告时最重要的参考,包括信用卡、贷款还款记录等。诚信与否,是信贷机构是否批复借贷的主要审核点之一。

  非信用类信息:征信报告可能会记录个人手机费欠费记录、被法院执行记录等社会公共信息。金融机构在审批申请时也会参考这些信息。

  查询历史记录:

  每当个人向金融机构申请信用卡或贷款,或为他人贷款提供担保,在得到申请人的书面(包括电子形式)授权后,金融机构都将会查询其征信报告。

  在信用卡及贷款使用过程中,出于风险管理的目的,金融机构可能进行“贷后管理”,并查看个人征信报告。

  如本人在一段时间内查询了征信报告,这也会被记录在其的征信报告里。

  如何查询个人征信?

  如需查询个人征信信息,可以选择携带身份证件前往当地人民银行柜台查询,或在部分城市的商业银行的征信自助查询机操作查询。此外,还可以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进行在线自助查询。

  是否存在征信修复?

  当个人信用成为生活和贷款的通行证,市场上出现了多种以“征信修复”为由头的诈骗广告和机构,让那些想要修复征信的消费者落入圈套并遭受财产损失。

  “征信修复”真的存在么?答案是:“不存在”。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的,任何机构和个人无权擅自修改或删除真实无误的信用记录。所以,广大消费者切莫落入“征信修复”圈套。

  谨记:个人征信很重要,请珍惜个人信用。时刻牢记一句话:不听不信不转账,一旦察觉被骗或者出现经济损失,请及时拨打96110全国反诈热线咨询或求助。

  如何保持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

  良好信用靠自己——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信用报告等与个人隐私相关的物品和信息。

  及时还款保信用——应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还款习惯,及时留意还款日期,避免出现逾期,影响信用;若发生逾期,应尽快还清欠款,重建良好信用记录。

  信用报告定期查——定期查看个人征信报告,及时了解信用状况,如有征信问题可尽早解决,不耽误下一次贷款;信用报告内容有误时,可及时申请异议核实更正。

  征信困扰莫要慌——若已经出现失信情况,也莫要慌张,待您尽快还款后,失信记录会在5年后自动消除。

  既是消费者征信的守护者,也是金融正能量的传递者。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致力于“做家庭金融安全守护者,保护家人明明白白消费”,积极为广大消费者普及金融教育知识,树立正确的金融和财富观念,增强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在此,奔驰金融呼吁广大消费者及时关注自身信用状况变化,保障征信权益,共同营造健康的社会信用环境。

标签: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广东生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东生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至289839078@qq.com处理。

最近更新

邮箱不能为空
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