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深圳市百仕达小学项目研究PBL404洋帆启航小组以研究小组名义,给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主持的《深圳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征求意见稿)》发去了系列建议,近日,小组成员收到了一份惊喜——来自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海洋发展处的官方回复,回复中写道:感谢你们对深圳海洋事业发展的关注和热忱。正如你们所说,这份规划是展望未来的规划,而你们既是通往未来道路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建设者。“深圳海洋综合实力及全球影响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准,成为引领全球价值链、共塑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海洋城市发展典范”这个规划中2050年的远景目标,终将由你们来实现......字里行间饱含真情和殷切希望,非常鼓舞人心。
在学校开展的项目研究课堂中,深圳市百仕达小学的指导老师会带着学生通过历史资料、视频、新闻等途径,了解深圳历史、热点话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提出驱动问题,最后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方向。有一次,围绕“我的城市”这一研究主题,404洋帆启航小组聚焦在海洋生态的研究方向上。“深圳如何进一步打造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什么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什么要打造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深圳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如何?”“深圳打造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所采取的措施及遇到的困难?”“如何进一步打造海洋生态示范中心”围绕这一系列的驱动问题,404洋帆启航小组开始进入项目研究的实施阶段,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访谈、问卷等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报告出来后,小组成员集思广益,给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主持的《深圳海洋发展规划2022-2035(征求意见稿)》发去了系列建议。
收到回复的404洋帆启航小组成员们信心倍增,他们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有意义的。“地球有70%是海洋,海洋与我们的家园息息相关,可如今海洋环境遭到破坏,我们想知道如何进一步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加上经过前三年的锻炼,我们认为可以挑战一下有点难度的选题。”小组成员夏君怡说。小组成员张義天则认为,本次主题研究起来有点难度,但自己和小伙伴们还是坚持下来了,这些都是值得的。小组成员刘梓桐和黄俊程也表示,小组的建议能得到政府的回复并被采纳,感到无比的自豪,今后会继续努力,继续热爱深圳。
研究组指导老师唐蕴贤告诉记者,项目研究开展了一个月,起初给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发去建议的时候并没想到会得到重视和回复,更难得的是孩子们通过学校独有的项目研究,有机会参与到城市的建设进程中。“深圳市规划与自然资源局海洋发展处赞赏学生的报告详实、方法科学、逻辑严谨、视角独到,结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现建议全部被采纳, 特别是第48条的内容:增设加强青少年海洋意识教育,提升市民海洋意识、海洋教育进社区进校园等内容。研究建议被采纳意味着将给全市青少年争取到了海洋教育的机会。”唐蕴贤介绍说。
深圳市百仕达小学校长熊佑平表示,研究海洋虽然是小组成员自发的,但也结合了深圳市最新城市发展定位——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想法。他认为,海洋意识教育需要让海洋进入深圳的城市视野,进入广大市民心目中,海洋文化建设是一种新的形态和新的需求,面向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跟城市发展环境和教育现代化息息相关。“让学生走近海洋、了解海洋、热爱海洋、保护海洋,才能树立实现海洋强国梦的远大理想。”(通讯员 邓世杰)
声明:本网部分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凡本网注明“来源:广东生活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广东生活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您对文章有异议,可在反馈入口提交,或发邮件至289839078@qq.com处理。